看过 冰山的阴影 🌕🌕🌕🌕🌑
这片子一点也不伤感。走过看过那么多地方,四十来岁从头开始学习做到轮船的轮机长,多酷啊。然而我觉得这里和被胶片记录下的所有世界各地闪闪的景色相比,最动人的,还是这件事本身——他被看见。
漂在加拿大
读过 一只狮子在巴黎 🌕🌕🌕🌗🌑
我喜欢这个拼贴的风格哎!不过这个翻译也是太搞了,是ego太足了还是怎么着。吹自己翻译的书有巨大反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追忆似水年华》,不是也不看看这两本原著是什么书嘛……
读过 刚果广场的自由盛会 🌕🌕🌕🌗🌑
读的时候不免想起了曾经经过某银行外的广场,周日总是人山人海,菲佣们坐在地上,一起品尝食物畅聊家乡。距离书里面描绘的已过去两百年,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的新世界。
看过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
我永远爱与书籍有关的一切,拖拖拉拉一年多才看完,没想到第三季都要出啦,真好。这里面每集我都很喜欢,有的看到后来眼含热泪哈哈。翻译那一集很有趣,我以前没有意识到,原来其实翻译选择去译的书往往和他们自身的经历爱好交织得非常深。马爱农估计年纪不算小了,但是看她的采访觉得她就是在童话里的小小姑娘嘛,连声音都蹦蹦跳跳的,儿童文学驻颜啊!小亮也好棒,他说的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讲在考究的过程中,“我和作者在隔空对话,我觉得他就是在等待我”。
有这样的纪录片,有这些虔诚做书,保存书,推广书的人们,我想想真觉得幸福。
看过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https://neodb.social/tv/season/2N749pk9698fFivg3n3vnI
我永远爱与书籍有关的一切,拖拖拉拉一年多才看完,没想到第三季都要出啦,真好。这里面每集我都很喜欢,有的看到后来眼含热泪哈哈。翻译那一集很有趣,我以前没有意识到,原来其实翻译选择去译的书往往和他们自身的经历爱好交织得非常深。马爱农估计年纪不算小了,但是看她的采访觉得她就是在童话里的小小姑娘嘛,连声音都蹦蹦跳跳的,儿童文学驻颜啊!小亮也好棒,他说的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讲在考究的过程中,“我和作者在隔空对话,我觉得他就是在等待我”。
有这样的纪录片,有这些虔诚做书,保存书,推广书的人们,我想想真觉得幸福。
#中国 #书籍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看过 脸庞,村庄 🌕🌕🌕🌕🌕
阿涅斯瓦尔达好可爱好可爱,虽然结尾看得我流出眼泪。
全片给我的一个感觉,是那里的劳动人民——工人,农民,邮递员,咖啡店员,矿工……在被当地人民和艺术家尊重着。戈达尔避而不见我倒是没想到,主要是我以为他早去世了😓
读过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
长知识了,原来小春日和是指晚秋到初冬。不是春天,却似春天,是所谓“小春”。
小时候跟老爸讨论,如果有一件新的,特别贵的衣服,那是时不时穿一穿是浪费呢,还是一直收在柜子里全方位保护着,才是浪费呢。我现在想起来那段对话,觉得我们的时间,也可作那件“珍贵的衣服”解。你可以读作花费在农活和家务上是浪费,也可以完全相反地觉得,那是富足又充实的人生,明明该是大大的珍惜啊。
我很喜欢里头手画的示意图,尤其是菜园的具体安排,至于菜谱不太行,感觉啥都要加好多糖……
读过 Why We Sleep 🌕🌕🌕🌕🌗
听完深深感激老天让我成年之后睡眠很好,我应该更珍惜而非挥霍它的。读了一半立刻买了中文版回家,感觉爸爸妈妈近年开始失眠变严重了。回忆一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睡觉睡得多这个特质,一直是不被看好的,人们宣扬并且尝试更少的睡眠来彰显自己“精力充沛”,同样,睡的多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冠上“懒”的标记。其实现在回想,明明就应该鼓励大家,有的睡,多睡!
推荐给想对睡眠多了解一点的朋友。如果没时间读完就去实践一下作者的建议吧,一两个也是好的。
尽量每天入睡和醒来的时间一致,
睡前洗热水澡,
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大吃大喝,
不要喝酒,
在做完其他的尝试之前尽量不要轻易尝试安眠药,
多接触日光,
减少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
下午三点之后就别午睡了,
尽量别用闹钟,用了也避免snooze的功能,
电子设备远离睡觉的房间,
钟不要放在手边避免半夜醒来看到增加焦虑,
睡不着就起来做点事,好过在床上狂想,
睡前最好只做听音乐或是看书等轻缓活动。
还有一点,就是醒来之后,去看早晨的日光。
看过 蒙古草原,天气晴 🌕🌕🌕🌕🌕
普洁是个多么多么神气的小姑娘啊!看这样的片子是没有办法不会流泪的,所幸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帮助蒸发了一点悲伤。
我常觉得“命运的捉弄”这个用法不合适,好像命运“有心”,有“意愿”,要搞一个人,或是成就一个人。其实命运明明根本“不在乎”。天地不仁,这草原上,说到底,人们和牲畜所遭遇的一切,又差别在哪儿呢。
只是曾存在过的美好,被记录下了,让后来的我们看见,总是件好事。
读过 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 🌕🌕🌕🌕🌑
厉害了上高科技了。不过更厉害的是译者居然是王雪纯!我是正大综艺里认识她的,简介里介绍她还是红楼梦里晴雯的配音,神奇。
读过 香港散步學 🌕🌕🌕🌕🌑
“送給真係好鍾意香港的人們”。
我常常觉得自己对香港是没什么特别的感情的,最近读书,却意外地意识到我留了很多细枝末节在心里。这里面有一条线路,我最为熟悉。里面的每个店铺我都进去玩耍过,浪荡过。年轻的时候,感觉时间无穷无尽。
读完之后闭上眼睛想象,似乎冥冥之中灵魂回到了二十岁的我身上,小声地说,“你且珍惜眼前风景”。
读过 野果游乐园
https://neodb.social/book/6VEVNjN7sRRkwVDtraMK36
好多年前想读的书居然有电子版了,开心。
虽然这个主要是都是台湾的野果,但我看的很过瘾。脑海里面只有四个字,“各显神通”。
读过 小星星通信 🌕🌕🌕🌕🌗
很神奇,奈良美智的文字和画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好真诚啊,感觉是一直不停审视内心与自己对话的人。而且就传记里看到的,感觉是个能到处交朋友的人嘛,打破我对艺术家孤僻的刻板印象哈哈。
我在想,搞艺术的是不是有些感受是相似的,他说“所有的事物都是重要事物的重新发现”,想起来我之前读的一句,“所有经典的东西第一次看他就像是重逢”,有那么点微微重叠的意思。
之前看坂本龙一,觉得他们这辈日本的艺术家,受西方摇滚乐影响很大哎,每个都在自传中着重强调。
说起来,二十岁的背包旅行状态有且只能有一小段,能走多少权看个人缘分。错过了这个年龄,就不再有啦。
读过 故事便利店 🌕🌕🌕🌗🌑
说到拜金女的时候,打比方用的是北京和上海。也许受众是内地人的缘故?其他的话,我发现我还是更宁愿自己去读小说原本。因为我发现我现在读小说,往往读到最后在意的都不是情节。而听别人重述一个故事,跳过的却有可能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
另外,画上的骆以军有点像发福的阮经天,不晓得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父亲家在南京江心洲哎,我记得上面有好多渔港餐厅~
读过 亲爱的生活
https://neodb.social/book/18y2SqW9KJH52OOQfGAq5G
以前在哪儿听过一句宣传语,“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小时候觉得那可真是侦探悬疑小说的最佳广告。
现在读小说,再想起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受。此真相不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走向,谁杀了人,谁犯了错,谁出了轨,谁又发了疯。而更像是关于读者本身,也就是我自己的真相。在阅读结束之前,我没法知道这个故事会以怎样的方式与我自身呼应,也没法知道期间怎样的细节可以像技术高超的潜水打捞员一般,去到记忆的深海,打捞出我尘封已久的一段记忆,亦或仅仅是一刻感受。
阅读小说里关于生活的可能性,还有随之浮现的关于我自身的,流动的“真相”,让我期待。
#RichmondLib #加拿大 #图书馆 #小说 #漂在加拿大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