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微博:
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王蒙王学典对谈录》一书。
自去年6月起,“人民艺术家”王蒙与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王学典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等重要专题展开了系统对话,这本《对谈录》就是两位名家相关对话成果的集成。《对谈录》分为“如何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与未来”“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两创’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个部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赓续传统为视角,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的重要论述谈起,集中表达了两位名家对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命题的最新思考与见解。 人民出版社推出《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王蒙王学典对谈录》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49172750369000
人物
#人物 微博:
#公务员辞职读博6年后我退学了 #博士退学后的就业现状 又到毕业季,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现实是,博士毕业越来越难了。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生的延毕率持续上升,2012年就已经突破60%,2018年超过64%——每年,都有超过六成的博士无法如期毕业。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毕业无望,选择退学。
我们试图通过个体鲜活的叙述,让更多人看见博士的现状和困境。看到他们「脱不下长衫的痛苦和纠结,年龄增长却收入微薄的窘迫,面对课题和生活的无力,社会家庭以及过去还算优秀的自己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看到他们「外表是高知,内心是高危」的精神世界。
很意外的是,几乎每个人在访谈结束时都提到了感谢,感谢倾听,因为这些话「真不知道和谁说」,他们也提到了倡议,希望有更多人看见这个群体,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或许,博士生活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
以下,是来自他们的讲述—— #博士 那些选择退学的博士生们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2719860678712
#人物 微博:
【拍了30年大片,他不想重复自己】技术进步的目的不在于筑起壁垒,而在于推倒高墙。赵小丁所看向的,是一个更好的未来,在那里,科技的进步使得创作突破了重重限制,人的主观创作与表达,正在享受着最大限度的灵动和自由。 #华为手机镜头下的功夫舞蹈大片 #华为手机电影化境 拍了30年大片,他不想重复自己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6853993193852
#人物 微博:
#付航有一种超能力 #付航综艺首秀 最新的脱口秀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付航来了。这位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超过1200万粉丝,总播放量超过70亿次的脱口秀演员,参加了自己的第一档脱口秀综艺。在一个连续录制十几个小时导致现场所有人都昏昏欲睡的深夜,付航登场,几分钟后,场子沸腾了,这是他在线上综艺里的第一段表演,拿到了全场最高分。
尽管他与观众的线下互动视频早已火遍全网,他的演出门票一票难求,但对于通过线上综艺了解脱口秀的广大受众,付航这个名字是第一次进入很多人的视野。其实,付航是个普通人。在他成为一个线下票房大卖的脱口秀演员前,他是个默默无闻的脱口秀演员。再往前,他是外语导游,是客服接线员,是私人会所的前台。再往前一点,他是普通的大专生。他没有特异功能。 #脱口秀 付航有一种超能力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2633480741169
#人物 微博:
#那些我只想一个人做的事 #越来越多的事需要我一个人去做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那些需要呼朋引伴的事,现在我们变得更想要一个人做了呢?前段时间,《人物》向大家征集了「那些我只想一个人做的事」,在几天时间里,就收到了超过一千条回复。对于这个话题,大家有很多想讲的故事。或许在这个越来越原子化的时代,「独自生活」正在成为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课题。
每个人对此的感受都是细腻而复杂的。来自陕西的Ms说,「独身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你们在回复中描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细腻的感受、某一刻完全沉浸式的体验。独自完成一件普通的小事,可以成为我们繁杂的日常里难得的自由时刻。
在这个社交媒体极度发达,信息饱和式轰炸的时代,真正的分享却变得越来越艰难。我们越是充分发掘自己的感受,却发现能同行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就像即使一起去迪士尼公园,也总会有人更想去排项目,而有人更想去看花车巡游。与其互相委曲求全,不如我们各自行动。
然而有的时候,这并非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处境。55岁的江大姐说,「人的社会属性在女性中特别突出」。在回复中,我们看到许多忙于育儿的妈妈,非常渴望能有片刻独处的喘息。与此同时,也有常年独自生活的人,在学着如何自己决定自己每个人生的重大时刻。
来自雄安的李疏桐讲起自己滑雪的经历,让我觉得就像我们当今社交方式的一个隐喻:「滑雪是没办法等另一个人的。就算滑行水平、风格都差不多,连板子都一模一样,可到了山顶滑着滑着,还是会分开。在手机上说好『顶峰见』,滑几轮之后也会分道扬镳。」但是山上还有簌簌雪声,滑雪这项运动还是使人快乐。
我们今天也还是相聚在这里,彼此讲述着「那些我只想一个人做的事」,就像雪道上陌生而同行的滑伴,在无言中共享着此刻壮美的雪景。又有谁能说这是一次孤独的旅行呢?
以下是来自你们的讲述—— 那些我只想一个人做的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5616002687452
#人物 微博:
恭喜 @打捞小慕碎片 等5名用户获得【共享单车月卡】。微博官方唯一抽奖工具 @微博抽奖平台 对本次抽奖进行监督,结果公正有效。公示链接: 网页链接 https://lottery.media.weibo.com/lottery/h5/result/new?id=21241608&pageid=100140E21115042 - 转发 @人物 : #百米跑道上一个倒霉蛋的故事 #那些错过奥运会的运动员 一次,两次,三次,他从前途无量的田径天才(之一)变成史无前例的倒霉蛋(也许没有之一)。但他的故事,才是属于大多数的故事——成为苏炳添,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又要熬夜看奥运比赛了
百米跑道上,一个「倒霉蛋」的故事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4912953450554
抽奖详情 https://lottery.media.weibo.com/lottery/h5/history/list?mid=5054912952272973
#人物 微博:
#老来离婚的女性往往过得更好 #爸妈老了终于决定离婚 #进入老年的父母决定离婚,是越来越多人正面临的现实。北京西城区法院曾公布一组数据:2016-2021的五年里,受理的离婚诉讼案件中将近一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在韩国,早在2012年,50岁以上夫妻的离婚率就超过了年轻一代。
上周,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试图探讨当一对夫妻在老年时离婚,他们和子女会经历什么。我们收到了近200份回复——网络上,关于老年离婚的讨论更多是鼓励和佩服的声音,「离开一个不合适的伴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实际上,身处其中的人所面对的远比想象中复杂。
在近200份征集中,我们发现,由母亲一方明确提出离婚的,是父亲一方的两倍。父权制社会结构下,女性在婚姻里承受着更多的损耗和挣扎,当为人父母的责任结束,往往也是母亲更迫切地想要逃脱,开启新人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新的人生开启时,父母都已不再年轻,而子女也在糟糕的家庭关系中被围困了太久。一些伤害不可逆地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尤其是孩子。哪怕他们已经三四十岁,也经历了自己的婚姻和亲密关系,但那些阴影和伤害可能终身都无法抹除。更现实的问题是,新生活的重建也并不都如想象中的轻松,还有更多细碎的问题。比如更高的养老成本。比如面对父母某方陷入潦倒孤独的生活,子女也会承担起更多。
父母们老来离婚的话题背后,其实是两代人对于爱、亲密关系、家庭,以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好好地过完一生的切肤思考。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爸妈老了,终于决定离婚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5977367142515
#人物 微博:
#当AI入侵大学论文 #自己写的论文被误判为AI写作 从今年春天开始,很多高校教师发现,AI已经悄然渗透进高校学生学业的核心考察环节。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借助AI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AI「统一」了一部分人的写作风格,大话、套话、车轱辘话占据文章越来越多的部分。很多学校开始检测论文的AI率,但荒诞的场景也在出现:明明用了AI的,很可能不高;明明没用的,很可能挺高。
检测AI率,成了「玄学」;把AI率降到学校和老师规定的比例之下,同样是「玄学」。
用AI写论文,用AI检测论文的AI率,再用AI把AI率降下去。同学之间开玩笑说,世界像个巨大的机器人。
当AI入侵本该体现思辨力、创造力的毕业论文时,师生之间突然都进入到一种无序的状态…… 当AI入侵大学论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0474278470211
#人物 微博:
面对大浪淘沙的国内市场,如何把握好进退的尺度和节奏,也是一番考验。
- 转发 @每人Auto : 【 #月销2万,理想平替卖疯了 】零跑汽车,一家自成立起,生存就常年受到威胁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了市场下滑、降薪裁员、资金困难、管理层变动等数次危机后,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从它目前的交付量看,竟还活出了一些风生水起的意思。 #零跑把suv价格打下来了 #零跑发布超大电池增程车 全面学习理想,月销2万,理想平替卖疯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0148364009520
#人物 微博:
这个建在煤矿上的城市,二十多年前便已宣布资源枯竭转型,面临人口流失。然而二十年后,却因为低廉的房价、便利的交通,和老工业基地相对友好的生存环境,吸引和包容了一批外来的女性。
- 转发 @每日人物 : 【 #没家的女人去阜新买房 】 #为什么去阜新买房的多数是女性 在辽宁,阜新可能是存在感很低的一个城市,但是对一部分女人们来说,阜新是最好的选择——一个逃出婚姻、原生家庭、前半生伤痛的支点。她们来到阜新,拥有了房子,在跟房子的接触中重建生活,重建自我,在情感中站到前所未有的位置上。
这个建在煤矿上的城市,二十多年前便已宣布资源枯竭转型,面临人口流失。然而二十年后,却因为低廉的房价、便利的交通,和老工业基地相对友好的生存环境,吸引和包容了一批外来的女性。 #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涌入阜新买低价房 没家的女人,去阜新买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2632109203873
#人物 微博:
#年轻人开始卷1L装饮料 #年轻人囤积一升装饮料 以1L装为代表的大瓶饮料在今夏流行,不仅挤进超市冰柜的C位,还成为年轻人在网上玩梗的「社交货币」。曾经,有人买了4块钱一瓶的1L装康师傅冰红茶,还要偷偷藏在衣服里,如今,不仅不用遮遮掩掩,还要在社交平台晒个图。
「不是A买不起,而是B更有性价比」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态度:比起故事和想象所带来的品牌溢价,年轻人更追求一种朴素的性价比和稳稳的安全感。 #饮料为什么越做越大 年轻人开始卷1L装饮料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0838750642178
#人物 微博:
他们渴望摆脱既有的困顿,又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人背上「工贼」的指责,有人依然在内地交着社保。「卷」的背后是不安,能在香港博取到什么,更多「高才」仍在观望。
- 转发 @每日人物 : 【 #内地高才卷去香港 】 #香港高才不敢放弃内地社保 电影《甜蜜蜜》里,因为改革开放,大量内地年轻人涌进 #香港 讨生活,底层出身的马小军语言磕绊,文化不通,但相信只要有手有脚,就不会饿死。
近三十年后,面临本土人才的流失,香港继续揽才。又一批内地“打工人”通过高才、优才、专才等人才计划加入这座城市,带来新的融合与碰撞。
他们渴望摆脱既有的困顿,又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人背上“工贼”的指责,有人依然在内地交着社保。“卷”的背后是不安,能在香港博取到什么,更多“高才”仍在观望。 内地高才,卷去香港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65025307148498
#人物 微博: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越来越难还了 #被困在共享充电宝里的人 你经历过手机马上就要没电的焦虑时刻吗?
调研数据显示,人们并不是等到手机电量还剩个位数的时候才充电,而往往是在手机还剩20%到30%电量的时候,就开始焦虑充电的事。在依靠手机内的各种APP所建立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和社交网络背后,人们与其说被手机捆绑,某种意义上,也是被电量捆绑。
这样的需求催生了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充电宝。其覆盖率甚至超过了共享单车,大到一线城市,小到一些村镇,都可以看到诸如美团、怪兽、街电等品牌的身影。但行业发展近十年,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充电宝变得越来越容易,但归还起来却变得越来越不方便。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充的是电,实际上充的是教训——每个教训价值99元。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越来越难还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5214211088451
#人物 微博:
#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 乔飞尔是一个高中女生,今年18岁。
过去一年,她开启了一个名为「手指证件照」的项目,给117名中学生的手指拍摄特写,并将这些照片放大后展出——那些长期握笔的手指,第一指节处,几乎都有一个被磨出的茧子,但在这些手指和茧子被拍成照片放大之前,几乎没有人会关注这个身体的小小改变——这是压在一根手指上的现实。
乔飞尔将这次展览起名为「塑形」,手指的鼓包是一个微小的象征,也是一个隐喻。在过去12年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她和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成为他人眼中好学生的样子,要乖,要努力学习,「你要成为……你必须要达到……」这种塑形隐秘而持久,像手指上的鼓包一样,常常被忽略——在拍摄这些手指时,乔飞尔处于高三休学的状态,在以绩优主义为主导的应试教育系统中,她是少数那类与系统不兼容的孩子,她擅长绘画、喜欢艺术,但完全无法学好数学,她无法在传统的课业中获得任何价值感,在与学业和父母一次次的冲突之后,她想寻找一条自己的表达之路。
令乔飞尔没想到的是,这117根手指的照片展出后,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唤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和思考。
8月末,我们和乔飞尔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女生,有一颗敏感而自由的心。她仔细讲述了过去12年来的生活、学习经历,讲了自己的不适应和痛苦,讲了为什么要做这次展览,讲了一个不那么适合应试教育的小孩,要如何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获得正反馈。
乔飞尔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年轻艺术家崭露头角的故事,而是一个所谓「差生」终于自我觉醒,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和表达方式,并最终获得肯定的故事。这或许是一个幸运的故事,但乔飞尔经历过的痛和思考,是所有不那么按部就班生长,不那么适合大众教育模式的小孩的缩影。
人人都在被塑形,乔飞尔说,她希望能通过此次展览,给大家也给自己,一点点为自己的身心争取权利的意识与勇气。 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5539093225648
#人物 微博:
#好好分手真的很难吗 #断崖式分手会带来多大伤害 分手这件事,好像很共通,谈及其中情节和细节,只要经历过的人,对此都能理解,但其中的悲欢又不尽相同,因为它太个体、太细微,或许不是写信这种形式,很多人不会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通常,我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分手带来的影响会释然,实际上它早已嵌入潜意识,成为很多人心底里的隐秘往事。
好好分手,真的很难。从来信里看,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好的分手,无论是在主动还是被动放弃关系的一方。分手的决心虽大,但分起来总是一地鸡毛。到了关系不得不终结的那一刻,也是人最羸弱、最不堪的时候。所以,大部分人无法释怀的,不见得是一段情感,而是一个没有被好好对待的自己吧。 好好分手,真的很难吗?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5908712071784
#人物 微博:
【守护,是一种长久的浪漫主义】教育者们的守护型人格,与沃尔沃的守护型车格形成精神共鸣,他们共同用技术、用创新守护人类的文明。 #守护是老师的浪漫主义 #沃尔沃S90守护老师的安全感 守护,是一种长久的浪漫主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7026062074352
#人物 微博:
#拉练150公里年轻人骑行发疯 #凌晨四点起床骑行的职场人 想「发疯」的时候,他们去骑行。有人工作日四五点起床,先骑个90公里,在山里爬坡,心率飚到180,再赶在9点去公司上班。有人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奖励自己一个上百公里的长途拉练,爬过最后一个坡顶时,肌肉颤抖、意识模糊,但「成就感达到顶峰」。
「完成了其实也代表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你现实中的烦恼或任何问题,但是它给了你一个心理暗示,我可以掌控速度,控制身体,就可以掌控生活。我能骑完100公里,你可以说这没什么,也可以觉得自己真牛。」 #骑行 那些靠骑行「发疯」的年轻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7730747351051
#人物 微博:
#农学生毕业论文被偷吃后 #农学生毕业论文保卫战 今年夏天,一个名为「农学生毕业论文保卫战」的话题意外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学生倾诉自己「悲催」的遭遇:有人种在学校实验楼楼顶的番茄,最红的两颗果子被偷走了;有人种的玉米在收获前一周被全部掰走;有人在田里跌倒,压死了仅有的两棵实验用小白菜;还有人和老鼠斗智斗勇,但向日葵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个盘子……
话题之外,真实的学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和近十位农学生聊了聊他们偶尔成功、大多失败的种植经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的另一面。 「毕业论文」被偷吃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2094681587906
#人物 微博:
#张韶涵人生第100场演唱会 #张韶涵是个狠人 「与原来相比,我的人生是一个180度的转变。」张韶涵这样总结自己的过往。这么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看起来,张韶涵的出道是个梦幻开局,19岁成为当红偶像剧女主,22岁发行了首张专辑并爆红,她的声音也是华语乐坛中不可忽视的一段流行。很多人最好奇的是,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如此强硬的人? #张韶涵努力带来的松弛感 张韶涵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5%BC%A0%E9%9F%B6%E6%B6%B5&containerid=1008083da293788e69d1df81b6832c26b94d34
张韶涵 是个狠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8529372192873
#人物 微博:
#粗糙的旅行和不打卡的人生 #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并不缺少精致的旅行:网红景点,网红店铺,甚至网红机位;精心做攻略,抓精彩取景,还有精修的照片……但时间久了,人的阈值越来越高,逐渐对这样的流水线旅行产生厌倦,「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也不再有吸引力。
于是,《人物》做了一期关于「不精致旅行」的征集,很快收到了近600条回复。来自天南海北的读者们讲述了自己的旅行故事,有人不化妆不拍照不当特种兵,沉浸式地欣赏景色;有人不打卡不排队不做攻略,走到哪儿玩哪儿;有人睡包浆的被褥吃夹生的饭,但为一声野外的狼嚎而动容;有人在异国的街道上闲逛时偶遇一群有趣的朋友,那一刻「看见一小片银河游过我灵魂的上游」……
如莱克西写的那样:精致的旅行千篇一律,粗糙的旅行别具一格。而这些各有特色的旅行又拥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找回旅行本身的魅力。
新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远方带来的陌生、未知和惊喜,重新打开了人们被快节奏都市生活封闭的感官。在日后的许多个时刻,那些在旅途中不期而遇的碎片,将会成为逃离庸常的绳索,「我知道我可以立刻离开去过任何一种生活」。
以下是大家的「不精致」旅行故事。 #国庆入境游增速将超过出境游 粗糙的旅行,不打卡的人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6066032902369
#人物 微博:
#制造流水线公主的旅拍店批量倒闭 #长假还没到旅拍店已经倒闭了 过去几年,旅拍一度是一个流淌着奶与蜜的赛道,游客们不远千里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时,一群人扛起相机,涌入看上去遍地是快钱的旅拍行业。 火热的旅拍行业,跟随着流量涌动,开始出现「卷低价」的行为。但在看似低廉的门槛后,等着游客的是微妙的「隐形消费」。 #旅拍 - 转发 @每日人物 : #制造流水线公主的旅拍店批量倒闭 #长假还没到旅拍店已经倒闭了 在看似低廉的门槛后,等着游客的是微妙的“隐形消费”。以化妆为例,绝大多数游客不知道,套餐里的睫毛只包含上睫毛,要想贴下睫毛就得加钱,而脸上的亮片、贴花,想要多一点闪亮就要多一点花费。最大的额外收费,发生在后期加选精修片,多加一张精修,能额外收四五十块钱。而很多门店约定的精修,其实是专门的AI软件一键美白瘦身,成本只需3毛钱一张。 #旅拍 制造“流水线公主”的旅拍店,倒在长假前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4232484782223
#人物 微博:
#那些家庭关系转折的时刻 #成长是一场精神上的离家 你经历过家庭关系转折的时刻吗?
前不久,《人物》发起了「家庭关系转折时刻」的征集,收到了200多份回复。我们发现,在家庭这样一个立体空间里,人们会在许多时刻感受到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有人在考上北大时,发现父亲不再傲慢;有人在还不起家里给的钱后,不敢再在家族群里说话。一些人因此感慨,「原来任何关系都会因为知识或权力或财富而变化。」
也有人感受到的家庭关系的转折,发生在外出读书工作时,物理距离带来与家庭的疏离;还有人是在结婚之后,感受到父母与自己的相处有了边界感;也有人提到,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父母因为婆媳矛盾,不再与结婚后的哥哥绑定,「不被重视的女儿」突然成了父母倚靠的重心。
在变化的家庭关系中,每个成员都要随之调整自己。正如读者王若鱼 所说,家庭关系的转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时刻、一个时刻的堆叠。「这个过程其实很痛苦,经历了无数争吵,我也没有因为转折就变得豁然开朗重获新生,很多时候的感受都是来不及思考,被命运推着往前走。」
这些转折的背后,是一些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时,也是另一些家庭成员的衰老。许多读者分享了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缩回去」而自己要「往前冲」的时刻,也会清醒地认识到,「下一步我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父母的衰老了。」
在漫长的博弈之后,也有一些家庭迎来了和解。有人为照顾家人延迟就业,但认为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付出可以是不计回报的,并不关乎金钱与权力;还有人承受着中年育儿养老的压力,虽然很累,但因为家人凝聚在一起,依然感受到了幸福。对于许多人来说,家仍然是一个让人感受爱、理解爱的地方,就像读者花花期许的那样,「希望家人可以常常相见,可以一起经历更多更多的喜怒哀乐。」
以下是大家关于「家庭关系转折时刻」的故事—— 「面对父亲的小心翼翼,我有种心酸的胜利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6782470619220
P1: 天津地圖,由中東石印局印於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由我另加文字標注,字體來源於小學堂隸變資料庫、青柳隸書SIMO2、源流明體丹。
Map of Tientsin, printed at Chung-Tung Litho Works Tientsin in 1913. The text annotations were added by me, with the fonts sourced from Xiaoxuetang Libian (Clerical Change Script) Database, AoyagiReisyoSIMO2, and GenRyuMin2 TC.
P2: 各政治人物於天津之住所,在該地圖中的位置,攝於袁氏宅邸。拉丁轉寫和滿文由我標注,字體來源於源流明體丹、太清白體。
Locations of political figures' residences in Tianjin marked on this map, photographed at Yuan's residence. Latin transliterations and Manchu script annotations added by me, with the fonts sourced from GenRyuMin2 TC, Abkai Xanyan.
P3: 原地圖 Original map
#map #history #figure #china #chinese #residence #mansion #tianjin #tientsin #地圖 #歷史 #人物 #中國 #中華 #大陸 #中國人 #華人 #住所 #故居 #舊居 #宅邸 #天津 #地图 #历史 #中国 #中华 #大陆 #中国人 #华人 #旧居 #travel #trip #旅行 #旅遊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