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微博:
【争分夺秒的时代,那些慢慢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人物》「一封信」栏目联合 @欧诗漫美如珍珠 共同发起38妇女节「珍珠女孩,美在慢慢来」的特别征集后,读者们来信讲述了他们「慢慢来」的故事。
每一封信,都是一位读者在小规模地展现着自己曾被迫进入「快模式」,又在经历「快的副作用」后尝试放慢脚步的跋涉历程,发现似乎「慢下来」,有些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以下是女孩们「快」与「慢」的故事。 #珍珠女孩美在慢慢来 争分夺秒的时代,那些慢慢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08987811610748
人物
#人物 微博:
近日,每人Auto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理想将推出一款纯电SUV M6(内部代号W04),预计在2025年3月量产并上市交付。
- 转发 @每人Auto : 【独家| #理想将推纯电SUVM6 】
近日,每人Auto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理想将推出一款纯电SUV M6(内部代号W04),预计在2025年3月量产并上市交付。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M6的定位是纯电5座豪华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问界M5、小鹏G6等车型。
从上述信源透露的信息来看,理想将对照增程板块L系列6/7/8/9四款车型,分别推出相应的纯电车型,据推测,下半年要推出的三款纯电车型可能是M7/8/9,分别对应L7/8/9,M6对应的则是L6。
针对上述信息,每人Auto向理想方面求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以官方的消息为准吧,如果要推出,我们一定会有提前的预热”。 #理想汽车春季发布会 #理想mega 理想将推纯电SUV M6,对标特斯拉Model Y、问界M5、小鹏G6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09323679154310
#人物 微博:
【我,建了一座没有烂书的公共图书馆】从选址、招商、装修到选书,建造图书馆的各个环节挑战百出。杨素秋发现当她的手上有了那么一丁点权力,她就迅速地被各种商人包围,书商们发来的书目里也藏着「馆配书」生意的潜规则。甚至,她还因为精心选书,触及了他人的利益,受到威胁。当碑林区图书馆建成,她又因一篇介绍、宣传图书馆的文章「闯了祸」,不得不专程向上级领导道歉。
这一切跌宕起伏都被她记录下来,写进了一本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从她的书里我们能读到一个爱书人守卫书目的故事,也能读到许多爱书人怎样用书构建一个立体多维的精神宇宙,还有一个书生挂职区政府的365天。 我,建了一座没有烂书的公共图书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1054508769309
#人物 微博:
【她为自己办了一场告别式】她过着一种很年轻的生活——不买车,不买房,不着急升职加薪,不卷。相比家人,她更愿意和朋友们在一起,那样更自由,更轻松。像是手中有一团橡皮泥,她可以随意捏出形状,去建造自己的人生城堡。小汪只有25岁,她的故事很简单,但关于一个年轻人可以如何生活,如何理解世界,她用自己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样本。 她为自己办了一场告别式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1759688712467
#人物 微博:
【「去非洲打工搞钱」,会经历什么?】这些95后倾向于不在非洲久留。但也许,在新一代年轻人的眼中,值得做一辈子的工作也不多。趁着身强力壮还充满好奇心,出去转转,不陷于公司与出租屋的两点一线,顺便攒起一笔钱,也许就是他们去非洲的最大意义。 「去非洲打工搞钱」,会经历什么?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2853215330316
#人物 微博:
【陈数 我永远选择向前一步的人生】陈数说,说她演的都是「女强人」,这句话并不准确,一些历史戏中,女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再怎么据理力争,也很难让人觉得可以掌控全世界。但是,无论这些人物处于什么样的际遇之下,她总是希望能赋予她们一些不愿意妥协的奋进感和抗争感,一种从不停留、永远向前的态度。这是她作为演员要完成的女性角色,也是她对女性精神的一种贯穿。 #陈数谈停工两年再复出 #年度女性力量 陈数 我永远选择向前一步的人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4804812398987
#人物 微博:
【郭柯宇 一个「重生」的人的自白】郭柯宇的演讲,被许多观众称为是那个夜晚最真挚的讲述,就像她获得「重生的力量」的颁奖词一样,「真诚自有万钧之力」。 郭柯宇 一个「重生」的人的自白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4086235586781
#人物 微博:
【多年之后,我们仍会记得这个大风天】 这也是《人物》第一次跨出文字的舒适区,尝试在一片更开放、更松弛的线下场地,和你们发生更真实、更亲密的联结。从结果来看,我们都勇敢地朝着对方,迈出了「向前一步」。 多年之后,我们仍会记得这个大风天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3625805865169
#人物 微博:
这3年里,迟迟不肯松口的雷军,不是没有定价,而是不能定价。
- 转发 @每人Auto : 【 #雷军公布小米SU7卖21.59万 】这3年里,迟迟不肯松口的雷军,不是没有定价,而是不能定价。市场瞬息万变,决定价格的永远不是成本,而是供需。供需关系永远在变,没打过败仗的李想会坦承“MEGA节奏错误”,而现在,即便是“营销鬼才”雷军,对SU7的销量,也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小米su7价格 #雷军排面 #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烫嘴的价格,21.59万,雷军铺垫3年终于说出小米SU7定价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7007589294094
#人物 微博:
【马诺 代价】 过去这些年,始终有人好奇,马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她坐上宝马车了吗?」当年马诺22岁,现在35岁,人生如此漫长莫测,她稀里糊涂做了一些选择,也错过了一些机会。她自嘲说,自己不仅没有坐在宝马车里笑,甚至是「坐在自行车上哭」。 马诺 代价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5743778390331 #马诺称婚姻是她的人间地狱 #宝马女谈坐在自行车上哭的婚姻
#人物 微博:
【唐嫣 不响】像是从一个壳中脱出,她打开了感官,感受力也随之生发。
走过那三年,时常浮现在唐嫣心上的是在剧组的那一个个享受的清晨和夜晚。一些场景是凌晨两三点在外滩拍摄,她因此见到过外滩熟睡中的样子,霓虹灯已经熄灭,热闹和繁华也已褪去,留下的是一种特别的安静和美好。
「那种幸福感你能体会吗?」她说,她因此感到踏实,感到充盈。 唐嫣 不响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7191136493629
唐嫣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5%94%90%E5%AB%A3&containerid=100808543e4e7a060c6bc13bd7144b16706cf9
#人物 微博:
【3月,宜躺着】大家好,这里是《人物》「The Moment」栏目的第37期,你们用1900条投稿,与我们共同迎来了第四个春天,谢谢大家的分享和陪伴。
意料之中的,3月的最重要的主题永远是花——玉兰、桃花、樱花等老朋友们如期而至,今年又来了洋牡丹、泡桐花、毛杜鹃、禾雀花和波叶海菜花等新朋友。读者姗姗 建议,应该设立一个「看花假」,让每个人都拥有请假出门看花的权利。
本期的另一个高频词是:躺。由于「公园20分钟效应」大火,本期征集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躺姿,躺在大草坪上,躺在樱花树下,躺在长椅上,躺在河边——躺着度过的3月似乎格外美好,有读者感慨:原来春天这么好,幸好没有腐烂在冬天。
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陪伴与爱,以下,是来自你们的3月「The Moment」—— 3月,宜躺着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8288207036581
#人物 微博:
【《坠落的审判》,一个强势女性的「冒犯」】这个故事从始至终捍卫和保持着自身的复杂,观众在此刻也需要作出自己的「决定」,至于决定是什么,那是每个人的自由。 《坠落的审判》,一个强势女性的「冒犯」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7567587860628
#人物 微博:
【迷航】 #马航家属的另一种选择 漫长航班MH370,以及乘客家属经历的十年。 #马航mh370失联十周年 #马航mh370 迷航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6479023366208
#人物 微博:
一年价格战打下来,新能源榜一、榜二两位大哥的赚钱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转发 @每人Auto : 【 #「价格屠夫」比亚迪还能日赚8000万 】一年价格战打下来,新能源榜一、榜二两位大哥的赚钱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营收增幅明显放缓。3月26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3年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全年营收为6023.2亿元,同比增长42.0%,增速比上一年的96.2%大幅萎缩了54.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业务贡献了大部分营收,占比80.27%为4834.5亿元。第四季度,比亚迪营收1800.4亿元,增幅从三季度的15.9%放缓到11%。 #比亚迪发布2023全年财报 特斯拉也好不到哪去。2023年,特斯拉全年营收为967.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而2022年特斯拉的总营收同比增幅高达51%,增速同样大幅减缓。 #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卖一辆车比亚迪微涨100,特斯拉少赚9000,价格战下巨头也赚少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6529795416227
#人物 微博:
【我的淡淡人生】越来越多年轻人自称「淡人」——无论是在何种场域里,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用最稳定的心态面对所有人、所有事,为自己在广阔天地间撑起一片「淡壳」。上周,《人物》发布了关于「淡人综合症」的征集,收到了近500份读者的回答。
开启淡淡模式后,年轻人们转向具体的生活——心情好了,结节变少了,身体健康了一大步;有了更简单的人际关系,不再悬溺于一段友情、不再被一段亲密关系拖累时,才有了更多观照自己的机会,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当然,也有人觉得,自己是被迫成为「淡人」,就像读者大黄 反思到的那样:「是不是因为大家的生活真的太单调、太压抑、太模板、太异化、太工具,但又找不到突破口,所以想让自己抹去情绪,成为淡人,以适应这样的环境?」
浓或淡,都是主观选择。祝你始终保有生活之自由、生活之底气。 我的淡淡人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6832775159960
#人物 微博:
人们猝不及防地发现,越来越多车企老板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涌进直播间、现身微博与抖音,活跃在大众视野。
- 转发 @每人Auto : 【 #车圈大佬涌入直播间 】一向低调的魏建军,破天荒走进了直播间。
4月15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首秀,挑战在保定闹市区实测长城汽车的城市NOA功能。魏建军还现场立下Flag,今年长城的智驾要进入第一梯队。魏建军同时表示,今后会经常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
就在同一天,极越汽车CEO夏一平拉来百度CEO李彦宏,一起直播体验极越01。
人们猝不及防地发现,越来越多车企老板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涌进直播间、现身微博与抖音,活跃在大众视野。
有车企一把手下场亲自抓营销业务,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感知到流量的力量,不得不重新审视流量对于一款新车、甚至一个品牌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尹同跃直播亲测星纪元ET #尹同跃要给智驾部门加鸡腿 雷军一个响指,车圈大佬涌向直播间,60岁的尹同跃“被迫”做主播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3457300578395
#人物 微博:
#下班回复微信算加班吗 #隐形加班仲裁案劳动者如何举证 下班回复微信,算加班吗?
2022年,北京,发生了一起看起来很寻常的劳动争议案件,但因为法官注意到里面的「隐形加班」问题,让案子的走向变得不那么寻常。
案情大概是这样:一名李姓女士因为和公司领导发生冲突,被移出各个工作群,此后她未去公司上班,最终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了。李女士不服,把公司告到劳动仲裁和基层法院,提出好几项赔偿诉求,但官司没打赢。她继续上诉,案子二审落在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中院」)法官郑吉喆手上。
郑吉喆在法院工作快14年,主审案件近4000件,其中很多是劳动争议案件。他注意到,李女士提出的加班费这一项诉求和以往不太一样,她的岗位是运营负责人,经常深夜收到领导的消息和电话,周末还要在客户微信群值班,被牢牢绑在微信里,工作和生活没有了分界线,是典型的线上「隐形加班」。但「隐形加班」在法律上没有定义,一审也因为证据不足、不好认定而驳回了加班诉求。
案子的争议点很明显:区别于传统加班,没有发生在办公的工位,而是在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上,这样的工作形式能不能支持为加班?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饱受「隐形加班」的困扰。郑吉喆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他一页一页翻看李女士案的电子案卷,最终抓到一些细小但很关键的证据,做出改判,支持了李女士的加班诉求。
在裁判文书里,郑吉喆第一次明确使用「隐形加班」字眼,并对「隐形加班」的概念做出诠释。判决结果公布后,案件多次上了热搜,在今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上也被提到,并入选全国法院的参考案例库。这意味着,法院之后判决「隐形加班」的相关案件有了明确的参考。
除了李女士的案子,郑吉喆还向我们讲述了他观察到近几年劳动争议案件的变化,加班领域案件审理难度也在加大,法官经常会感到「左右为难」。
但只要证据充足,郑吉喆始终会选择保护劳动者。就像「隐形加班」的案子一样,即便改判有压力,司法上对此的解释是一片空白,他还是想要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和样本,在加班问题上做出一点微小的改变。
以下根据郑吉喆的讲述和案件判决书整理。 下班回复微信,算加班吗?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4218995450083
#人物 微博:
#一单无法撤销的快递投诉 当你没找到自己的快递,想查询它的去向,可能会在手机上点击一个按钮:「未收到货」,你不知道的是,对快递员来说,这项指令就是投诉。你想撤销投诉,给客服留言、给快递公司打电话,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投诉怪圈:越努力反映问题,快递员被算为投诉的次数就越多——在一个用户体验和效率至上的系统中,投诉在被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取消而诞生的。 #快递 一单无法撤销的快递投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4437392244995
#人物 微博:
车圈大佬拼命卷流量的当下,魏建军不仅坐进直播间,还亲自抓起了营销,主导了一系列的组织变革和人员调整。
- 转发 @每人Auto : 【独家| #魏建军亲自抓营销 】
每人Auto从多处独立信源获悉,长城汽车正在进行新一轮组织调整,中台数量扩充到八个,今年年初增加新媒体直播运营中台,最近又新增商品管理中台。 #魏建军带头卷智驾直播 相应地,各中台负责人也出现大幅调整。每人Auto获悉,4月,长城汽车发布新一轮副总经理及以上干部公示,宣布常尧接任用户运营中台负责人。此外,长城内部办公软件显示,张瑞亮接替李芃呈,任销售服务中台负责人;终端运营中台负责人为倪亚欣;新增的新媒体直播运营中台负责人为黄悦;商品管理中台负责人为杨艳青。
长城汽车近年饱受外来高管频繁离职的困扰。一名长城汽车内部员工透露,此次接替中台、新增中台的负责人大多是内部提拔。 #雷军直播邀请魏建军连麦 独家|魏建军「动刀」营销,长城任命多名高管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6327743823986
#人物 微博:
#钟薛高融资13亿钱都去哪了 #钟薛高濒临破产投资人见死不救 钟薛高,曾收割一票投资人和消费者,享受了令人眩晕的高增长。如今,“魔法”失灵,失去了重重光环的钟薛高被打回原形。
- 转发 @每日人物 : #钟薛高融资13亿钱都去哪了 #钟薛高濒临破产投资人见死不救 曾经的林盛,善于施展“魔法”、改变局面。他用一套行业内人士看不懂的营销手法,造出了钟薛高,收割了一票投资人和消费者,享受了令人眩晕的高增长。
如今,“魔法”失灵,失去了重重光环的钟薛高被打回原形。我们找到数位钟薛高的中高层员工和熟悉消费赛道的投资人,试图还原:融到的十几亿都花去哪儿了?以及这个新消费领域的第一网红,究竟是如何倒下的?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回应被限高 钟薛高濒死,13亿是怎么消失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6990737457355
#人物 微博:
【如果爱是一道选择题】今天,我们讲述四位妈妈的故事——她们中有的主动建立和其他妈妈的连接,忠于母职之外作为女性的快乐自己;有的想学会平衡,更关照自我;有的打破传统观念,重视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做个视野更开阔的妈妈;还有人将目光投向旷野,选择在路上看到孩子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成为妈妈是一个女性生命的新阶段,路上有诸多辛苦,但她们不盲从,不慌张,她们相信自己的选择,也坚持自己的选择。而对孩子的爱,就渗透在这些选择中。 如果爱是一道选择题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28570908197066
#人物 微博:
#没有人可以胖得很健康 #颜如晶谈减肥一个月后的变化 前不久,我们曾发起过一次关于「超重和肥胖」主题的征集,共收到400多份回复,大家的回答都很真诚,他们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细致地描述超重和肥胖对自己身体的全方位挤压,也分享减重道路上那些反复和曲折。每一位曾经减重的人,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本次征集少见的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群体感」,大家好像共享着一种相同的处境,许多人的回答像在对自己喊话,也像在对同路人喊话,有一种强烈的分享精神和鼓励感。我们还专门找到一位「具体的人」,和辩手颜如晶聊了聊她因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困扰,以及她今年决心减重100斤的由来。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那些超重和肥胖的人只是陷入了健康危机,不应该被歧视。「超重」和「减重」无疑是很辛苦的,希望这些「具体的人们」能够更健康,更自信,也希望他们身处的环境能够更友好。以下,是来自他们的故事—— 没有人可以胖得很健康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2772891705493
#人物 微博:
#年轻人带癌上班 #一个单位三个癌症患者 在影视剧、流行文学里,年轻患癌的主人公们往往会放下一切世俗压力,去追寻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不再思虑柴米油盐。但现实中,年轻的患癌者大多和你我一样,背负着家庭责任和期待,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必须继续为生活奔波。「带癌上班」成了一种并不少见的选择。有人生病后为保住工作,不敢让公司知道,最终还是被发现;有人为支付高额医药费,仍想争取全勤奖励,「没了工作更治不起病了」;也有人说,去上班是为了不在家胡思乱想,更利于身体恢复,不想被当作「生病乞丐」。 #带癌上班的年轻人 带癌上班的年轻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1319888330853
#人物 微博:
#成为赌局的学区房 #死磕学区房的中产父母 当学区房不再意味着买后即涨,也无法完全保证能上想上的学校,它开始变得值得衡量,甚至是被怀疑——到底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学位更重要?还是保住手里的资产不流失更重要?
如今,买学区房的人大多是年轻的新兴中产父母,在多年打拼后手握些许资产,想要让后代上更心仪的学校,却也难以接受投资失败等现实风险。这两年买学区房的人,大概率要在摇摆中入场。 #谁还在买学区房 谁还在买学区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338602021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