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有血有肉,但沉默、笨拙或潦倒:说不出漂亮话的朋友、思维断片的年迈父母、语不成句的孩子。如今,存在感的关键指标是连贯、迷人、流畅、感情丰富,那些人则得分不高,于是遭遇淘汰。取而代之的不是更好的人,而是更完美的模拟物。”
“机器揭示的不只是我们的共情能力,更是在虚无中寻找意义的饥渴,对连贯性、存在感、自我意识的渴求。我们渴求这些东西能清晰、可靠地呈现,又不掺杂真实关系的混乱。
机器正做到了这一点:带来他者性(otherness)的幻象,又免去他者的负担。没有抗拒、没有不可预测、没有自身需求,只有回应。机器表现得像一个自我,却并非真正的自我。通过模拟,它给予令人沉醉的体验:表演亲密,却不必承担相互关系的风险。”
从来无我:在审视 AI 中重识自我
https://hsu.cy/2025/07/the-self-that-never-was/
#瞎看什么 #大语言模型 #自我 #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