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性别现身日看到正面连接的稿件在朋友圈乃至部分社群内流传给我的感受只有沮丧。时至2024年,希望记者、编辑和盟友能够意识到简单的关心和提升可见度的努力不仅是不足够的,而且如果为了所谓的可见性而不顾报道弱势群体时应有的伦理和专业性,那么可见性反而会带来误解和暴力。首先,不是所有跨性别者都厌恶自己的身体,标题就有哗众取宠之嫌,在没有澄清“厌恶身体”所隐含的顺性别、健全至上和家长制预设时,如此表述只会巩固大众精神病化“厌恶身体的跨性别”的印象。其次,这一点尤其对于至少自认为关心性少数群体的盟友,真的到了需要祛魅所谓主流或影响力媒体以及高校研究者的时候——尤其是这些主体自身并非性少数、缺少尊重性少数主体性的意识时;在这篇文章里,记者所提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不伦理且不专业的,比如“跨性别者是如何形成的”“跨性别治疗有没有痊愈一说”,这些稍作了解就知道难以回答且有病理化预设的问题正常化了跨性别者不得不向外界反复解释自己的存在本身这一不平等的现状。同为对潘柏林医生的采访,由性少数个体包括跨性别者组织的对潘医生的采访(《跨性别序列治疗的现状与未来:专访潘柏林医生》:<https://mp.weixin.qq.com/s/vMDT1bRvRId851VEe-CpzA>)的阅读量仅有前者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如果新闻人真诚地关心性少数群体,请把麦克风交还给ta们。#我们该如何认识并保护跨性别权利#」
上方引用文字及下方其截圖的來源連結:<https://www.douban.com/people/180693708/status/4566568421/>
以上連結在中國可以訪問(限於嘟文發表之時及之前,之後不清楚;下面的則需要非常規手段)~
聯繫嘟文:<https://me.ns.ci/@zaijianghueryuanjianghu/112189110527718389>
<https://me.ns.ci/@zaijianghueryuanjianghu/11214525135177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