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微博:
#她卖出了49908根头发 #央美学生1天进账1万 一根头发,会有怎样的奇幻漂流?
它生长在头部,不属于器官,不具备血管和神经,但含有细胞。它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汗液的蒸发。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拥有8~12万根——以上是百度百科给出的信息,一般没人会特别留意。
但对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两年的实验艺术家佘璐芸来说,一根头发,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件商品?
她将长在自己头部的毛发视为「库存」,雇了4个人,数了十几个小时,「数到每个人都崩溃掉」,终于盘清了库存。紧接着,她把这些头发挂在网店售卖,放进美术馆参展,甚至在央美毕业展上「直播」。只要有人购买,它就变成商业行为中的一环,无论这场买卖显得多么荒诞。
她甚至把卖自己的头发设计成一个创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拿了一等奖,还因此获得了一笔奖金。现场评委说,「你有鬼一般的力量想让我买根毛」。
媒体报道蜂拥而至。她频繁登上艺术行业的头部账号。有人把她塑造成「爽文女主」,这让她不适,但并不影响她继续自己的实验。她想通过卖出自己的56808根头发,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运转体系的观察——消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泛滥成灾的消费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真的需要买那么多东西吗?
现在,她标价一毛钱一根的头发,已经卖出了49908根。买家们在她网店的商品评价区贴出千奇百怪、一个比一个长的留言,也像是另一场消费时代的行为艺术。
以下,是佘璐芸的讲述。 #行为艺术 1毛钱1根,她卖出了49908根头发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408226045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