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其实因为有失业金的加持,存款掉得比我想象中慢,现在无业快四个月了 saving 里也就掉了一个半月不到的工资吧……而且前两个月疯狂出去玩也花了不少钱呢,家里蹲应该会更省一些。照这个速度是不是能再不上班几天(你够!
(但失业金半年也就没得领了的说(更何况信用卡滞后一个月,这么看来速率也差不多…
#DayJob养椒糊口 (好久不见的 tag
话说其实因为有失业金的加持,存款掉得比我想象中慢,现在无业快四个月了 saving 里也就掉了一个半月不到的工资吧……而且前两个月疯狂出去玩也花了不少钱呢,家里蹲应该会更省一些。照这个速度是不是能再不上班几天(你够!
(但失业金半年也就没得领了的说(更何况信用卡滞后一个月,这么看来速率也差不多…
#DayJob养椒糊口 (好久不见的 tag
原来还有 ghost job opening 这一说 https://youtu.be/-FAYkoAeTVU
近年来假的 job opening 越来越多,从 2019 年每 10 个 job posting 会有 8 个成功招聘到现在每 10 个 opening 只有 4 个招聘了。其实并没有 headcount 的公司为了营造扩张假象预留人才储备会发布假的招聘信息(所谓的 ghost jobs),但并不会真的招人。这也解释了为何劳工部数据到处显示人才紧缺,但实际上找工市场怨声载道工作难找。
(这次找工简历过率比 2021 年低了好多,尤其是许多中厂明显 match 的职位都会被简历拒,以前找工这类基本一投一个准的。我还以为是现在市场真的这么挑剔或者是这回 uplevel 人家 bar 高了,现在看来可能这其中有一部分真的是 ghost jobs)
2024 潮水退去平台期的找工总结 https://blog.douchi.space/job-hunting-2024/?utm_source=douchi.space
毕竟现在市场不确定性太大经验没什么意义了,就不重复上次的经验和方法写法了,感受偏多。
本来觉得这次参考价值不多想简短写两句,结果还是吐了四千多字……半干货部分,还是写了一些与 2021 年找工时的对比和对现在还在找工的朋友们的一些建议。
新的上工串要开启了……
感觉我每次上工都要纠结一下要不要冒险选 14 寸电脑(因为 16 寸太重)。之前有一任公司选过,结果连 bootcamp 的 android package 都跑不起来 不过那是 ancient times 了,进入 apple silicon 之后就不用操心性能和发热差异了。
平时在家都是外接屏幕没什么影响,主要是外出时候的屏幕大小和重量。 14 寸做单窗口还行,一旦需要双窗口(写码或者写博客)立刻就不够用了。但 16 寸现在竟然比 14 寸重 1.2 磅多了 1/3 的重量这谁受得了……而且大了一点屏幕其实也没有特别够用。真要远程写码的话还不如带个 1 磅的 iPad 屏幕空间更大双屏更方便……?(当然带个支撑壳总重量还是比 16 重的,但 iPad 还能干别的嘛)
我,又陷入了深思……
象上做开发的朋友们工作电脑都喜欢用 14 寸还是 16 寸哇?
工作十年了 https://blog.douchi.space/career-10-years/?utm_source=douchi.space
虽说入行了十年,之前每次离职都是裸辞,加上这次被裁的 gap,细算起来其实也就八年在工作,简历上细看全是窟窿。即便如此,好歹从 FAANG 里的几家大厂到曾经当红的 pre-ipo 再到只有一个 backend team 的中小型 startup 都去过,也从 backend 到 web frontend 到 mobile 的项目都写过,经验和建议算不上,个人感受想到哪写到哪吧。
做了个找工 tracking notion 模版: https://mtfront.notion.site/Job-hunting-template-2024-13a546f5e72680e08dbff3c75518f5f5?pvs=4
里面附有详细说明。内容是按美国找程序员工作来的,不过形式可以通用。
虽然说装备不影响“先去做就是了”的本执行力大师执行别的兴趣什么的,但是坐酒店上班还是浑身哪哪都不对劲,口干舌燥胃反酸腰酸背痛腿抽筋。结论是不想上班(
(以及前两天不是喷苹果拿 iPad 投屏碰到一堆问题不方便嘛,最后索性没带,带了个人电脑反正要赶别的事情。出门了之后告诉我又登录成功了……于是现在这个出行用个人电脑当公司电脑的 extended display setup 就也不是不能用吧,就是机身有点挡地方,键盘摆放和屏幕方向很别扭,肯定不如在家里的 setup 就是了。结论是外出不宜上班我想出去溜达(
欢迎收听我的新播客: 出厂设置 Other Than Default。这是一档关于科技行业非“默认”的 stereotypical tech bro 形象人群的生活方式播客。播客的英文名 other than default 算是一种对提到科技行业大家只会默认想到 tech bro 以及顺直男性作为“默认”性别这种社会现状的反抗,中文名”出厂设置”则是对除了我们的预设社会角色和职场中的角色还能有哪些不同的侧面的可能性的期待。
本来我是有点反感做职场博主的,毕竟我本人也没什么事业心,而且市面上很多充满成功学和套路的半瓶水懂王职场内容太多也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些抵触。但最近突然福至心灵觉得 representation matters,可能也是找工时候看了太多一亩三分地上满口 bullshit 还特别笃定地信口开河误导人的懂王们,觉得如果一直反感现有的职场风气而逃避这个话题的话那更让这个群体只能被不喜欢的刻板印象所代表了,所以就有了这个播客。
其实五位嘉宾我都在十月上旬上班前采访完了,不过拖拖拉拉到现在才剪出来第一期。先发出来上期,剩下的慢慢剪。节目想聊的 backlog 话题也已攒了不少,不过听众朋友/博友/象友们要是有内容、形式和话题的建议甚至想自告奋勇上节目的话,都欢迎联系我。
收听方式(有条件的话建议选用墙外平台,本期虽然没有什么敏感内容但难保以后没有,之前做播客被小宇宙卡掉的不是一两次):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ICYbus9SRRC8lHHnjM4UX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5%87%BA%E5%8E%82%E8%AE%BE%E7%BD%AE-other-than-default/id1777737220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2847c433c798676f3cc699
最近在恶补 java 知识,感叹一下时间流逝。就才发现 java 8 我毕业的时候才刚出,上学觉得大多数时间还没有,所以总要适应和特意学习一下才能逐渐顺手。whereas 比我小几年的码农这些东西可能就是理所当然的 preexisting knowledge 了。
另外专门看看书还是有用的,文档为啥不能好好说人话…以前上工半懂不懂复制粘贴零星搜答案问 AI 弄 work 了的东西才蹲坑时候看了两页书就突然恍然大悟融会贯通了。
(就我这种水平敢号称十年 java 经验你就知道这个行业门槛多低多草台了千万不要被 intimidate 住)(等等但是易被 intimated 体质的人看这个问题会不会就觉的你都干了十年了才半懂不懂那是不是说明更难了??)
话说今年会是我七八年来第一次 W2 收入 significantly increase(竟然连着干了五年多拿纸钱的工作了),美美打算 under withhold A LOT 吃 safe harbor rule 借 IRS 无息贷款一年
没想到我也会说出喜欢做家务的话但是周末一整天完全没安排有时间把积压了好久的快递拆了放到 dedicated place 的感觉真的好棒啊!!!look what 上班 did to me!!!因为之前好久没上班了我也不知道只是不适应上班生活还是宙司真的变忙了,最近都感觉好匆忙好狼狈快递放家里一个月不拆这种事真的在我身上不常见,浑身不舒服。
但另一方面可支配收入变多了确实对心态产生了很大变化。从小抠门/节省家庭长大虽然自己有收入了之后改掉了很多抠门毛病(比如一张餐巾纸不会撕六块用了)但还有很多小的思维模式没变。比如最近开始吃米饭吃蛋白粉和酸奶和煎饼馅儿所以要用勺子和小碗的场合暴增,家里现有的勺子盘子倒腾不开。我的惯性思维是又不是不能过勉强倒一下也行。但随着要吃的东西变多逐渐开始餐具预算紧张。这两天就一怒之下又买了一套勺和盘碗套装。刚才拆快递然后把它们都放进洗碗机的时候真的有种,好自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