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关于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的评论
全过程糊弄事的平庸之作,而且时间还很长 🌕🌑🌑🌑🌑
秃象读观闻
读过 大不敬的年代 🌕🌕🌕🌗🌑
比较客气的评论是「标题党」——被标题吸引进来的人恐怕要失望。立意是笑话故事文类在近代的兴起——既非喜剧,亦非幽默的情绪本身(尽管书中的确谈到幽默),更非着重讨论政治讽刺。优点是破题破得好,把「笑」落到报刊上的笑话段子上,新颖而又可操作。缺点也正因于此——全书其实主要在谈论文类,对于关心「何以可笑」的读者而言就不太够劲;其破题分类虽然纤细但委实不尽直观。另外以中文读者阅读习惯而言,作者对笑话文本和超文本罗列太多、分析太少,读来浮光掠影。但凡作者能更贴近历史场景一点就能更好看,如文中对《何典》的介绍。
看過 海關戰線 🌕🌕🌑🌑🌑
推测剧本有巨大改动,故事对不上了,很多情节(如非洲战争情况)对故事没大帮助。倒数30分钟的追车戏和倒数25分钟的谢霆锋一打四都好看,其他动作镜头一般般。回国骤然告知两个人物退场,虽然知道多半是没拍够在糊弄,但觉得如此叙事倒也不无新奇。
讀過 普丁的復仇:威脅全世界的俄羅斯政權是如何形成的 🌕🌕🌕🌕🌑
作者对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国家失败的看法过于轻佻,凡是轻视俄罗斯民族自尊心的段落都给人一种虚浮感。但对于普京如何制造异质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迷宫的论述倒颇有启发。按照作者的说法,普京变为今日模样,乃是2012-2018年治理政策未能收效的结果,遂摇身一变以宣传机器、警察国家、历史主义话语、脑控德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东欧的战争来制造新型统治秩序。作者另一有启发的观点是,战争前后普京宣传机器的背后话语其实是灌输世界末日观念,让人民在「要完」的潜意识中或选择幻想的狂热,或选择苟且偷生的冷漠,由此形成的便是普京维持战争与地位的民意基础。——听起来也确实有种设身处地之感。
讀過 明代女真史 🌕🌕🌕🌑🌑
课程讲义加工。比河内良弘同名著作更贴合现在的阅读习惯。创新有限,但尚可接受。本书最大的缺点是统稿工作不够彻底:讲明末以前的部分,有若干内容前后重复;讲明末努尔哈齐皇太极崛起的部分过于臃肿(甚至有种「这到底是明代女真史还是清前史」的感觉);最后介绍女真语言习俗的部分过于敷衍。
讀過 血色要塞 🌕🌕🌕🌕🌗
一战中奥匈帝国一座要塞的围城记,内容包括混乱而愚蠢的军事谋划,饥饿,被围社会的百态,种族清洗,以及奥匈帝国的陨落。被围心态那一部分非常有启发,联想到夷氛最甚之际的生活。
讀過 困守与反攻 🌕🌕🌕🌕🌕
冷战秘辛,介绍了台北当局在1950-1970年代之间尝试外交突围的种种动作,以及美国在1949年另作打算的种种努力,结合作者后著《蒋经国的台湾时代》食用更佳。提及的历史事实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的矛盾:既要维持大中华主权框架(并因此而不能认同侵占国土与分裂势力)又要贯彻反共意识形态(并因此而被迫与侵略和分裂行动处于同一意识形态阵营);要争取美国的军事庇护以图困守,却也必须吞下不能发动反攻、践行意识形态的苦果;力图效法大国谋求国际布局,争取国际地位和自身安全,但又受到大国主导下国际秩序的钳制,火中取栗而一再功败垂成。看完觉得叶公超实惨,各种烂事都有他。
看過 捍衛任務:復仇芭蕾 🌕🌕🌕🌕🌗
意外地好看,一扫本传后两部不够劲之阴霾(部分归功于时长控制)。主角动作敏捷,布拉格和小镇两个场景绷住,火焰喷射器及其克制招数都足够炫目。这个片子在大陆只扫到四千万票房,确实是赶上了坏时候。